热电偶冷端补偿单片机解密
摘要:温度测量应用中,热电偶因其坚固性、可靠性以及较快的响应速度得到了普遍应用。本应用笔记讨论了热电偶的基本工作原理,包括参考端(冷端)的定义和功能。单片机解密本文还给出了按照具体应用选择冷端温度测量器件的注意事项,并给出了三个设计范例。
概述
温度测量应用中有多种类型的变送器,单片机解密热电偶是最常用的一种,可广泛用于汽车、家庭等领域。与RTD、电热调节器、温度检测集成电路(IC)相比,热电偶能够检测更宽的温度范围,具有较高的性价比。另外,热电偶的牢固、可靠性和快速响应时间使其成为各种工作环境下的首要选择。
当然,热电偶在温度测量中也存在一些缺陷,例如,线性特性较差。虽然它们与RTD、温度传感器IC相比可以测量更宽的温度范围,但线性度却大打折扣。除此之外,RTD和温度传感器IC可以提供更高的灵敏度和精度,可理想用于精确测量系统。热电偶信号电平很低,常常需要放大或高分辨率数据转换器进行处理。
如果排除上述问题,热电偶的低价位、易使用、宽温度范围使其得到广泛使用。
热电偶基础
热电偶是差分温度测量器件,单片机解密由两段不同的金属/合金线构成,一段用作正端,另一段用作负端。表1列出了四种最常用的热电偶类型、所用金属以及对应的温度测量范围。每种热电偶在其规定的温度范围内具有独特的热电特性。
表1. 常用的热电偶类型
类型 | 正端金属/合金 | 负端金属/合金 | 温度范围(°C) |
T | 铜 | 镍铜合金 | -200至+350 |
J | 铁 | 镍铜合金 | 0至+750 |
K | 镍铬合金 | 镍基热电偶合金 | -200至+1250 |
E | 镍铬合金 | 镍铜合金 | -200至+900 |
单片机解密两种不同类型的金属接(焊接)在一起后形成两个结点,如图1a所示,环路电压是两个结点温差的函数。这种现象称为Seebeck效应,用于解释热能转换为电能的过程。Seebeck效应相对于Peltier效应,Peltier效应用于解释电能转换成热能的过程,典型应用有电热致冷器。图1a所示,测量电压VOUT是检测端(热端)结电压与参考端(冷端)结电压之差。因为VH和VC是由两个结的温度差产生的,VOUT也是温差的函数。定标因数,α,对应于电压差与温差之比,称为Seebeck系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