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解密国内晶圆厂包机抢运54吨“救急”
上半年芯片大师曾报道CCTV芯片调查:光刻胶靠抢,部分芯片交期超500天,由于疫情叠加晶圆制造、封装等需求暴涨,国内进口光刻胶的交期和供应量已经出现严重问题。
近期,随着疫情反弹导致全球部分地区的海运紧张、港口和通关阻滞,运输存储、交期相对敏感的电子材料供应链仍然危机重重。
据CSIA报道,8月2日,IC解密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收到中芯国际、华宏虹力等公司的反馈,浦东国际机场由于疫情突发,导致冷链运输货物分拨不畅,大量货物滞留在海外。
由于光刻胶保质期短(平均6个月左右),长期滞留不仅货物本身会造成损失,中芯国际、华虹集团等企业也会因光刻胶短缺存在停工停产的风险。
经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与上海市经委运行处商议,采用“包机”的形式将自8月初开始滞留的货物一次性运输至上海。8月31日,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召集国际知名光刻胶供应商杜邦、默克、住商、信越等企业讨论“包机”纾困方案。
截至目前,在供应链与东航物流、上海海关、IC解密浦东机场海关等多部门的支持下,上海市集成电路行业协会分别于9月10日和10月17日完成2次包机任务,共运输光刻胶53.78吨。
由于目前大部分依赖进口,半导体上游主要的原材料和设备如光刻胶、硅片、工艺机台等供应仍然严峻,成为晶圆制造产能扩张的最大制约因素。